極客網·極客觀察5月29日 作為新基建的核心內容,連接和計算是發展數字經濟、邁向智能世界的兩大基石。不斷提升并擴展連接能力,讓連接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是躍升數字生產力的必由之路。2023年5月26日下午,在北京移動攜手華為共同舉辦的“京智+”數字經濟創新成果發布會上,隨著北京移動全新網絡品牌“京智5.5G”發布,5.5G這一更先進的連接技術,正式登上舞臺中央!
華為無線產品線5.5G領域總裁高全中出席發布會并做了題為"邁向5.5G,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的主題演講。他表示,5.5G是5G網絡演進的下一步,一方面可以保護運營商的5G投資;另一方面,5.5G在速率等傳統網絡能力十倍提升的基礎上,引入了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全新技術,可以支持更加豐富的業務和應用。5.5G將加速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構建北京建設數字經濟全球標桿的基石。
華為無線產品線5.5G領域總裁高全中發表演講
北京作為“首善之都”,需要與之地位相匹配的優質網絡。從天安門廣場上全國5G首站開通,到現今44000個5G基站建成,北京移動作為首都網絡建設的主力軍,為北京成為國內數字經濟城市標桿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面向未來,高全中表示,華為將攜手北京移動,從人聯、車聯和物聯三個方面,開展5.5G持續創新,幫助北京移動打造“京智5.5G”全新品牌, 助力北京建設數字經濟全球標桿城市。
人聯新業務迎來產業發展拐點,需要更大帶寬和更穩定低時延的網絡
人類對體驗的追求永無止境,人聯業務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當前,以裸眼3D、XR、云游戲為代表的新業務,正迎來產業發展拐點。
首先,裸眼3D技術產業開始成熟。依靠中國企業的裸眼3D顯示技術突破,裸眼3D終端將逐步走入消費市場。同時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業界已經實現2D內容向3D的秒級轉換,大幅降低3D內容制作成本。這將使得廣大消費者能夠更好地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沉浸式體驗。
其次,XR的用戶體驗和終端生態也在加速構建。目前主流XR設備的清晰度已經提升到8K,跨過視網膜體驗的門檻。同時,消費產品領先企業預計今年將各自推出爆款產品,有望引爆XR產業。
再次,運營商在云游戲、云購物、云手機、新通話等方面邁出了很大的步伐,人聯相關應用將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新業務和新應用都對網絡提出了更大帶寬、更穩定低時延的訴求。為此移動集團研究院、北京移動和華為進行的5.5G下行速率聯合測試,已經實現了10Gbps以上的峰值速率。此外,5.5G的確定性體驗和智能網業協同,將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實現業務和網絡資源的最優匹配。新的網絡能力與新的業務相互促進,將共同推動人聯業務體驗進入沉浸式時代。
車聯網逐步從車云協同邁向車路協同,需要泛在感知的網絡新能力
作為新一代智慧城市的基礎服務設施,車聯網的發展包括車云協同和車路協同兩個階段,需要新的網絡能力支撐。
在車云協同階段,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把高清攝像頭的監控信息實時上傳云端,一方面輔助車輛安全駕駛,另一方面借助云端大算力進行復雜路況的快速訓練和學習,迭代升級自動駕駛能力。5.5G通過把多個頻段動態靈活組合,可以實現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有力推動車云協同產業的規?;l展。比如以新石器為代表的無人配送自動駕駛企業,就提出了網絡+算力的“云-邊-端”全自動數據閉環系統。
車路協同是車云協同的下一個階段,需要車對超出視距范圍交通狀況的及時和準確感知,一方面提升駕駛員的通行效率和駕駛安全,另一方面幫助政府部門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有效降低現場管理成本。5.5G的通感一體,可以有效消除單車感知局限,車路協同感知“開天眼”。當前,在移動集團、北京移動和華為的聯合創新中,5.5G基站已經初步具備了對人和車的非視距探測識別能力。
同時,車聯網的發展也離不開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的配合。RedCap作為一種低成本輕量化的通信能力,可以通過視頻監控網絡,在交通、安防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而5.5G網絡提供的大上行,有助于實現RedCap終端的大規模部署,為構建智慧城市,推進車聯網的發展提供能力基礎。
生產制造行業數字化進程加速,需要穩定超低時延和全場景物聯
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蜂窩物聯技術在生產制造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可滿足核心生產和全場景物聯需求。
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屬于北京十大高精尖產業之一,是北京市重點培育發展的“北京智造”四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在移動集團、北京移動和華為的聯合創新中,5.5G已經測試了4ms@99.999%的穩定低時延能力,表明其真正有能力切入到高端制造的核心環節。
同時,5.5G引入了無源物聯的全新技術,基站發出的射頻信號可以通過無源標簽,實現多樣信息的收集,大幅提升企業在生產制造和物流跟蹤等方面的能力,打開千億物聯的新空間。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已經驗證,5.5G無源物聯的有效距離高達200米,遠超現有RFID技術。另據產業合作伙伴反饋,采用5.5G的無源物聯技術可以提升約20%的生產效率。
在演講的最后,高全中總結道:“未來已來,惟創新者行穩致遠。華為將支持北京移動持續創新,幫助移動建設更廣、更優、更智慧的京智5.5G網絡,助力北京建設數字經濟的全球標桿城市?!?/p>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蘋果iPhone 15 Pro過熱問題持續發酵 蘋果和臺積電誰應該負責?
- MBBF2023前瞻:全球ICT領袖相約迪拜,5G-A新時代如何打開?
- AI“拐點”“奇點”齊至,華為汪濤詳解行業智能化最新“打法”
- 全球建筑業智能躍遷,東博會看“中國方案”
- 摩根士丹利稱特斯拉Dojo超級電腦價值5000億美元,是否捧得太高?
- 來自德國慕尼黑車展的信號:車企爭相開發OS,中國力量崛起
- 蘋果iPhone 15發布會關注AI功能,但幾乎沒有談及AI技術
- “黑土地”結出“生態果”!泛微與華為云創新中心的融通創新之旅
- Arm想蹭英偉達傍上AI熱潮,但分析認為兩者有本質區別
- 馬斯克的“超級高鐵”涼了?仍有公司想去實現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